《中國經濟周刊》 見習記者 程子彥 | 上海報道
2015年末,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對外宣布,將建造首艘國產豪華郵輪。這不僅意味著首艘國產豪華郵輪建設任務將落戶上海,更意味著我國至今沒有自己制造的豪華郵輪的空白將被填補。
一直以來,豪華郵輪被稱為造船業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國人夢想自己建造豪華郵輪已久,可是,建造豪華郵輪不是一個船廠、一個船東的事,而是一個產業鏈。那么,制造豪華郵輪到底有多難?我國制造自己的豪華郵輪有哪些瓶頸亟須突破?
上海外高橋造船廠IC
制造豪華郵輪刻不容緩?
接近2015年年尾,不少造船廠瀕臨倒閉的消息頻出,可在全球造船業步履維艱的時刻,卻有一邊風景獨好,那就是全球建造豪華郵輪的五大造船廠。
據內部人士透露:這五大造船廠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22年,根據統計,到2022年全球現有的郵輪建造廠能造出49艘豪華郵輪。可問題是,這49艘新造豪華郵輪,沒有一艘是中國的郵輪公司訂購的。
這會產生什么影響呢?《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請教了一位業內人士,他告訴記者:“這意味著,在2022年之前,中國本土的郵輪公司除非高價購買從外國的郵輪公司轉手的新郵輪,或者中國自己建造新郵輪,否則,中國本土的郵輪公司則沒有新郵輪。”
近年來,中國郵輪市場的發展遠遠超過原來的預測。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已提早成為亞洲最大的郵輪港,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的年客流量、郵輪靠泊航次、經營狀況、利潤均遠超預期,所以正在急著建造二期碼頭。
按照中國郵輪旅游市場這樣的發展速度,到2020年,新增的49艘新郵輪僅中國市場就基本有能力消化掉。與此同時,中國的郵輪市場在快速發展,歐洲、澳洲等地區的郵輪市場也在發展。
2015年9月28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國家旅游局等六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旅游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重點裝備為核心,加快推動我國旅游裝備制造業發展。《實施意見》明確了五項重點任務,其中“加快實現郵輪自主設計和建造”為第一重點任務,是重中之重。
由此可見,中國制造屬于自己的郵輪已刻不容緩。所以,上海外高橋有限公司宣布建設國內首艘豪華郵輪多少讓人激動不已。
郵輪材料要求高?
上海國際郵輪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葉欣梁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即使單體造船技術已達要求,但一艘大型郵輪內部,還必須具備大量活動設施、娛樂設備、艙房等,而國內相關產業尚未發展成熟,難以配套,需要來自不同領域的多家國際大公司通力合作。由此可見,一艘郵輪的制造復雜性可能不亞于航空母艦。
上海中小企業辦主任吳文表示:“郵輪內部設計和裝修的難度,完全不亞于船體本身。中國已有造船廠嘗試郵輪制造,然而零部件仍需國外采購,一切還剛剛起步。”
不僅是零部件,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一艘郵輪的建造成本中,內部裝飾占比達30%~50%,而且郵輪越大、越豪華,內部裝飾的成本占比越大。
在郵輪制造中,郵輪裝修材料成為最大的難題。據悉,郵輪制造涉及到成千上萬種材料,而且每一種材料都要有船級社(或稱驗船協會)的認證,否則,質量再好、價格再便宜也不能裝到郵輪上去。“中國雖然是制造大國,但在這方面還沒有形成產業鏈,郵輪裝修的大部分材料,即使是中國OEM制造的,也很難找到。”上海兆祥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莊兆祥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為了改變這方面的難題,在中國郵輪游艇協會和上海市寶山區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上海兆祥設立了郵輪游艇材料中心,該中心基于O2O的模式,線上匯聚全球的郵輪游艇材料廠商,線下還有實體材料的展示。該平臺在2015年10月份正式上線,上海寶山區政府還專門配備了50畝土地作為線下展示和倉儲之用,線下展示中心將在春節后開建。
郵輪建設缺乏專業管理人才?
西方一直在世界郵輪制造業中占據著近乎壟斷的地位。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目前全球在運營的400多艘郵輪中,絕大多數是由位于歐洲大陸的建造基地建造。
正因為豪華郵輪的研發和建造技術長期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有專家認為:我國的郵輪制造管理人才嚴重不足,成為制約郵輪經濟的瓶頸所在。
莊兆祥2011年涉足郵輪行業,他畢業于上海海事大學船舶管理專業,同時是中國第一批注冊的一級建造師。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我剛進這個行業時,自認為我縱跨船舶和建筑兩個行業,應該可以勝任,但后來我發現自己對郵輪知識一無所知,而我們班的同學對此也一知半解。”
莊兆祥所說的班級,是2014年成立的中國首屆也是全球首屆的郵輪EMBA班。這個班匯集了來自郵輪行業各個產業鏈的企業。這些企業通過兩年的時間跟隨世界著名郵輪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和旅游界頂級的專家學習,聚焦郵輪產業戰略管理、整合郵輪資源,將于2016年畢業,成為未來亞太郵輪產業的開拓者和實踐者。
根據《2015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預測,到2020年,我國郵輪專業人才需求量將超過20萬,而據我國目前10多所學校的郵輪專業發展情況,預計到2020年該專業學生人數不會達到3萬,遠不能滿足郵輪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除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和郵輪人才短缺的矛盾突出,無序競爭也成為困擾郵輪行業發展的另一個原因。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來,郵輪經濟是在地方政府的投資驅動下發展起來的。但由于缺乏相應的行業規劃,以及全國統一的標準,以致行業目前出現盲目競爭、爭相上項目、產能過剩、無序發展的趨勢。這也成為這些企業人士接受采訪后再三要求記者不要透露姓名的原因。
同時,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外高橋造船在建造國產豪華郵輪的過程中,將與中船集團旗下的708所、604院等設計機構緊密合作,同時還計劃與意大利芬坎蒂尼船廠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由此可見,用市場換技術仍然是未來我國郵輪深耕制造的一種方式。
據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方面消息,目前該公司已成立豪華郵輪項目部,預計于2016年開始基本設計和生產設計,2017年啟動建造工作。“我們將從10萬噸級以上的大型豪華郵輪入手,并且不止造一艘。考慮到中國市場因素,在內飾上將突出‘中國風’,提供具有北京四合院和上海石庫門風格的客房。”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江南長興重工總經理陳軍表示。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