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誘惑著實大,引無數大國海軍競相造。現在看世界最關注的三各海軍大國就是美中印,因為代表世界最新航母水平的美國福特級航母即將服役,中國正在大連緊鑼密鼓的建造首艘自主航母。而印度首艘自造航母(稱不上自主航母)第三次“下水”任務終于完成了,如果不出意外將進入舾裝階段。
軍事評論員高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美國是第一海軍大國和當仁不讓的第一航母大國,雖然福特級航母采用了諸多創造性技術,但還是讓人不敢懷疑其先進性和實力。而負責中國新航母建造的大連造船廠,因為由之前修復重建瓦良格號航母的經驗,所以首艘自主航母因該不存在任何難點。
高峰稱,唯一令觀察家不敢恭維的是印度首艘自造航母的成敗走向。因為從印度從2006年正式開始的十年多航母夢,現在能夠看到的還只是一艘平板船,期間磨難太多。除了印度嚴重缺乏建造復雜、大型軍用艦艇的經驗之外,印度造船工業的基礎實力也曾令國際業界笑掉大牙。
下面先來回顧一下印度自造航母的發展歷程。2002年年初,印度海軍開始國產航母的自建計劃。按當時的規劃,被命名為“藍天衛士”號(后改名為“維克蘭特”號)的國產航母應于2008年前后建成。2004年11月底,印度政府宣布撥款300億盧比,開始自主建造一艘標準排水量為3.75萬噸的航母。這艘航母與國產核潛艇一起,被看做是印度海軍未來發展的核心項目。直到2005年4月,科欽造船廠才正式宣布啟動國產航母建造工程,當時預計該航母將于2011年建成并下水。
2011年12月29日,由于特殊原因,“維克蘭特”號的航母首次“下水”。2013年8月12日,“維克蘭特”號航母首次正式下水,當時完工僅30%。2014年年底,“維克蘭特”號航母在沉寂了1年后終于有了新的進展,已經開始建造艦島設施。2015年5月28日,外形基本成型的“維克蘭特”號航母第3次下水,但不利的潮水和船塢出口處的淤泥導致了船塢大門的故障,使得出塢工作被迫延遲。
軍事評論員高峰稱,從中國大連造船廠自主航母建造現場的照片來看,中國新航母預制構件和其他材料準備充分成堆成嶺。但是承建印度自主航母建造的印度科欽造船廠卻缺乏應有的經驗和組織能力。按照國際海軍通行慣例,一艘主力艦應該在開工前就準備好相當于船體重量50%的計劃用鋼,而且這些鋼材還必須完成相關船體結構加工,但從2009年“維克蘭特”號開工伊始,承包商科欽造船廠就屢屢發生停工待料的情況,而且造船廠在航母船體分段建造等多個方面嚴重缺乏工序銜接與質量監控能力。
那么印度這個科欽造船廠的水平到底如何呢?先不說他不能正確規劃航母建造干船塢的使用問題,并造就了自造航母被迫給大型民用船只讓位的笑話。僅就其與自造航母同時開建的大型民用船只建造水平來說,印度海軍的膽子也的確夠肥的。據悉,該廠在建造“維克蘭特”號的同時還承造過1艘三萬噸級標準貨柜船和2艘雙層大型油輪,結果均出現嚴重的管線鋪設誤差和焊接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