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環一艘“三無”沿海貨船,因未能取得有效的船舶檢驗證書,無法投入海上正常營運,被臺州海事部門行政扣押,并進行拆解,這也是新《安全生產法》實施后,浙江省內首艘被拆解的“三無”沿海貨船。
2015年10月29日,臺州海事執法人員在大麥嶼港區巡航檢查時,發現一艘沿海貨船不能提供有效的船舶檢驗證書,船上人員未持有合格的船員適任證書。經調查,這條貨船原名“浙三機811”, 船長46.80米,船寬7.60米,總噸289,主要從事臺州至溫州的砂石運輸業務。其國籍證書、所有權證書已于2014年9月25日注銷,船主龔某在已知該船不適航的情況下仍于今年2月買入,非法運營三十幾個航次。
11月25日,臺州海事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有關規定,聯合當地公安邊防部門對該“三無”船舶強制扣押,責令限期整改。
12月24日,因強制扣押期限已滿30日,海事部門解除對該船扣押,并出具解除查封/扣押決定書和違法行為整改通知書,告知該船不得投入營運。海事部門考慮到該三無貨船整改難度大,為杜絕其繼續非法參與海上運輸,經多次與船東溝通,決定實施拆解。
臺州海事局政委 葉興良:“這些“三無”船舶的存在 ,不僅嚴重擾亂了海上安全交通秩序, 而且產生了很大的事故隱患, 所以這樣子 ,我們海事部門根據《安全生產法》62條有關的規定, 對這些船舶實行強制的扣押 ,那么強制扣押規定時間一個月, 扣押以后這艘船如果不能如期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涉航手續, 我們勸其自行拆解, 那么這條船舶就是自行拆解我們浙江省沿海船舶的第一艘。”
據了解,2014年12月1日開始實行的新安全生產法與配套文件,賦予了海事部門海上船舶扣押權,臺州海事積極落實,強勢推進,2015年共實施船舶強制扣押5起,并配合地方政府對長潭庫區4艘摩托艇實行了強制扣押。
來自臺州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