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企航運巨無霸誕生

    在中遠集團、中海集團發布重組方案不久,另兩家央企航運集團招商局集團與中國外運長航集團(下稱“中外長”)以更為直接的方式啟動合并。自此,國內五大航運集團經過數輪資產兼并之后,演變成中遠集團、中海集團、招商局集團鼎足而立的局面。

    兼并重組難度較小

    國務院國資委29日消息顯示,中外長將整體并入招商局集團,成為其全資子公司,不再直接受國務院國資委監管。僅從操作層面而言,中外長與招商局集團的重組所面臨的技術難度將遠小于中遠集團與中海集團的重組難度。

    按照中遠集團、中海集團旗下三家上市公司中國遠洋、中海發展與中海集運12月12日發布的重組預案,兩大集團及三家上市公司將進行交叉資產置換。具體而言,中國遠洋向中遠集團置出持續巨虧干散貨運輸業務,同時置入中海集運的集裝箱運輸業務;中海發展則向中遠集團置出虧損的干散貨業務,置入中遠集團旗下油運資產“大連遠洋”;中海集運則將集運業務全部置出給中國遠洋,并置入集裝箱租賃及金融業務。

    上述重組隱含央企整合的兩個思路,一是集團優質資產與上市公司虧損資產予以置換,二是上市央企的主營業務進一步歸核聚焦。如中國遠洋完成重組后將成為全球第四大集運平臺,而中海發展將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油運平臺。

    此前,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為代表的人士傾向于以合并解決央企整合問題,中遠集團、中海集團在發布重組方案之前,也一度被認為將合并,至少會成立專業的航運資本平臺,用于承接兩大集團的部分或全部航運資產。

    事實上,中遠集團與中海集團并未采取合并方式進行重組,這意味著,兩大集團與三家上市公司仍需耗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完成資產置換,且不排除大規模人事變動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兩大集團本身將得以保留,并依然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一級央企。

    反觀招商局集團與中外長,二者旗下主要上市公司近期并未因涉及重組事項而停牌,這與中遠集團與中海集團緊鑼密鼓的重組不盡相同。在國務院國資委29日發布消息之前,招商局集團與中外長雖屢有合并傳聞,但并未出現實質性動作。

    需要指出的是,招商局集團與中外長的合并系非對等合并,即由一方整體兼并另一方,明顯不同于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的對等合并(技術上是中國南車吸收合并中國北車,實際上是二者共同組建中國中車)。按照非對等合并的一般方式,中外長整體并入招商局集團,僅需完成國有股權無償劃轉,即國務院國資委將所持中外長股權全部轉讓至招商局集團名下,不會涉及具體的資產整合及人事變動。

    由此造成的結果是,中外長盡管被保留,但其作為央企的行政級別客觀上“被下降”,四大航運集團或更早的五大航運集團變成三大航運集團。

    公開資料顯示,招商局集團涵蓋交通、金融及地產三大業務板塊,以航運為核心的交通板塊系招商局集團的發家業務。隨著金融、地產的崛起,交通板塊尤其是航運板塊在招商局集團的業務比重有所下降。此外,中外長歷來存在物流及航運兩大業務板塊,其中物流板塊所屬上市公司中國外運及外運發展均發展良好,而航運板塊之中的長油5及長航鳳凰分別退至新三板及賣給民營資本。

    略顯悲觀的觀點認為,招商局集團與中外長就航運板塊整合的基礎不及中遠集團及中海集團,甚至不看好它們的合并。

    記者注意到,招商局集團與中外長在拋開非航運板塊之外,雙方在航運領域的合作依然具備基礎。據招商局集團、中外長官網資料顯示,招商輪船同時運營干散貨船和郵輪,而中外長旗下中外運航運在前述兩項業務之外還經營集裝箱船。進一步的數據顯示,招商輪船在遠洋運輸領域至少具備156萬載重噸的運力,而中外長旗下包括中外運航運在內的航運公司在近海、內河領域至少具備800萬載重噸。

    有助提升整合效率

    另外,招商局集團與中外長在全球范圍內分別至少擁有165個集裝箱泊位及90余個自建碼頭。當然,招商局集團在物流領域(倉庫、堆場等)亦具備相當規模,理論上與中外長龐大的物流業務存在合作的可能性。

    其實在去年9月份,招商局集團與中外長曾就VLOC(大型礦砂船)進行了嘗試性合作。一旦中外長并入招商局集團,兩集團彼此之間的資產整合將變成招商局集團的內部資產整合,可有效繞開國務院國資委及國務院各部委的部分監管,整合效率將出現提升。

    來自證券時報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开心色播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