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體調侃道,起名字對于上市公司來說真是馬虎不得。長航鳳凰即使披星戴帽變成*ST鳳凰,仍然不忘在公司名字中保留鳳凰兩個字。與*ST長油不同,等待兩年后,*ST鳳凰終涅槃。12月17日晚,長航鳳凰發布復牌公告;12月18日復牌后股價暴漲近8倍。有投資者在長航鳳凰貼吧里感慨道“等得頭發都白了”。更有投資者發出了“700多個日夜的壓抑一朝得放”的感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長航鳳凰的重生一路走來頗為坎坷。長航鳳凰于2013年12月26日停牌,停牌前價格為2.53元。因上市公司2011年、2012年和2013年連續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2012年、2013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根據深交所的決定,長航鳳凰自2014年5月16日起暫停上市。
為積極爭取公司股票恢復上市,長航鳳凰(原““ST鳳凰”)實施了以破產重整為主的一系列工作安排。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上市公司重整成功,財務指標及生產經營達到深交所關于股票恢復上市的具體條件,并在今年7月收到深交所同意恢復上市批準。與此同時,7月23日,長航集團以10.01億元向順航海運轉讓了公司17.89%股權,長航鳳凰控股股東變更為順航海運,公司由此易主陳德順。
停牌兩年又活了?
上周五,長航鳳凰以盤中753.8%的最高漲幅、收盤于21.2元而驚艷。兩市以復牌后漲幅而論,長航鳳凰不及協鑫集成,后者復牌漲了19.7倍,并且延續三個漲停。但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幻想前者也有同樣走勢于上周五追進。
但是,長航鳳凰復牌的第二天直接打到跌停!如此“過山車”讓前兩天還艷羨長航鳳凰的股民們倒吸一口涼氣。兩年前在1元多割肉賣掉的股民、上周五追高買進的股民忍不住開罵,而沒有在當年抄底的又不免唏噓感嘆。
上周五收盤前2分鐘,該股籌碼松動并成交20.57億元,漲停板被打開。主力資金出逃意愿甚為明顯。而這些持股主力的成本平均不到2.55元。
長航鳳凰前身*ST鳳凰在2013年12月26日停牌前,屬于資不抵債的“垃圾股”。停牌近兩年之后,*ST鳳凰卻因被國內規模較大的民營疏浚企業——港海建設作價80.11億元借殼而獲得重生。交易完成后,長航鳳凰主營業務將由內河干散貨運輸轉變為疏浚吹填。順航海運將持有上市公司18.26億股股份,占交易完成后公司總股本的35.52%;港海投資、港海船務分別占總股本的6.19%和3.97%。由于順航海運、港海船務和港海投資的實際控制人均為陳德順,陳德順由此將間接持有上市公司合計45.67%股權,仍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陳德順及順航海運的控制權進一步鞏固外,上海金融、長城國融將分別持有公司8.19%和9.02%股權,劉益謙、張慕中等資本大佬也將分享3.09%和1.67%的股權。
參與定增的長城國融、黃湘云、逸帆共益、登發科技、張慕中、寧波駿利、鴻福萬象、泓石股權、徽源偉業、富益洋咨詢等10名投資者也沒有白辛苦。按照上周五21.2元/股的收盤價,上述10家認購方的合計持股市值已經高達299.3億元,相當于它們合計的浮盈已經高達263.3億元。周一跌停,其持股市值仍有269.37億元,扣除他們支出的36億元,浮盈仍有233億元以上。
對于長航鳳凰的走勢,深圳信和投資總經理關鐵良說,長航鳳凰復牌漲這么多有其一定道理,因為這是全面重組,相當于新股上市,只不過股價一步到位。但這種股票風險很大,上周五追進的估計多是新股民,帶有賭的成分。
借力破產重組東風
回過頭來看,盡管過程艱難,但長航鳳凰的破產重整依然不失為一個成功范本。
長航鳳凰究竟如何走上破產重整之路的?顯然,債臺高筑是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在于企業管理層誤判市場形勢、盲目造船擴張。自2006年開始,長航鳳凰處于急速擴張中,2007-2012年,每年投入數十億元資金建造新船,如此“高歌猛進”直至2013年才收緊,2013年當年投入僅為億元。
然而持續低迷的航運市場卻給長航鳳凰的輕率擴張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特別是曾經寄希望于與中外運集團旗下企業的整合而扭轉頹勢未果。2012年起,長航鳳凰已受到銀行系的壓力,后期不得不依靠向大股東貸款的方式獲得資金周轉。在去年3月舉行的“長航鳳凰2014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公司董事楊德祥首度就企業困境公開進行反思:“航運業高峰期長航鳳凰造了很多船,負了很多債,最高峰負債達90億元,結果遇上航運業危機,企業不得不走上重整之路。”
2013年,長航鳳凰資金極度緊張,致使到期貸款本金和利息未能如期償付,多家銀行選擇對簿公堂。中國進出口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最早選擇了訴諸公堂,其于2013年4月上旬向武漢海事法院提出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涉及金額11.4億元。此后,更多銀行展開了連環追債,金融租賃公司也紛紛解除相關融資租賃協議。2013年法院裁定書鋪天蓋地飛來,據長航集團內部人士表示,2013年長航鳳凰的訴訟高達263起,壓力不言而喻。
長航鳳凰于2013年7月10日接到的兩份函件打破了這種僵局。債權人南通天益船舶燃物供應有限公司和珠海亞門節能產品有限公司以長航鳳凰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對長航鳳凰進行破產重整的申請,并通過重整程序清償。該申請最終于2013年11月26日為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并于同日指定長航鳳凰清算組擔任長航鳳凰管理人。自此,長航鳳凰正式進入破產重整階段。
2013年11月28日,長航鳳凰開始公開進行債權申報和債權人會議等相關事項。管理人出具的重整草案顯示,在法院確定的債權申報期內,有144家債權人向管理人申報債權總額為81.85億元,經管理人審查后,最終初步確定的債權總額為46.99億元。
而經確認的46.99億元債權,包括有財產擔保債權1.15億元,共計1家債權人,以現金全額清償;稅款債權959.64萬元,共計1家債權人,以現金清償;職工債權1.19億元,共計1家債權人,已由長航集團全額墊付;普通債權45.74億元,共計132家債權人。因而,長航鳳凰破產重整計劃能否順利進行,關鍵在于普通債權人的態度。
長航鳳凰的重整計劃表明,根據償債能力分析,若在破產清算狀態下普通債權清償比例為1.88%,從破產重整的途徑出發,長航鳳凰提出如下清償比例:以債權人為單位,20萬元以下(含20萬元)的債權部分將獲得全額現金清償;超過20萬元的債權部分,每100元普通債權將分得約4.6股長航鳳凰股票(共計轉增3.37億股),每股按2.53元/股計算,該部分普通債權清償比例約為11.64%。
這樣的清償比例依然意味著諸多債權人將損失慘重。因此長航鳳凰的破產重整計劃,最終通過2013年12月30日、2014年2月21日的兩次債權人會議的表決才艱難通過。
截至去年9月15日,各類債權按照重整計劃的規定清償完畢,且債權人未領受的分配款項或股票以及預計債權對應的償債資金及用于償債的股票,按照重整計劃的規定全額提存至管理人開立的銀行賬戶或證券賬戶。
去年9月30日,長航鳳凰收到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裁定書,該院確認《長航鳳凰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執行完畢。
完成破產重整計劃后的長航鳳凰最終在去年實現營業收入9.8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企業股東凈利潤43億元。
當然,不得不提的是,長航鳳凰能夠順利完成破產重整,恐怕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其央企的背景,債權人對于其重新恢復上市的期望較大。換作其他性質的企業,恐怕就未必有如此幸運了。
不再姓“長航”
長航鳳凰死而復生可謂驚心動魄。
在中外運長航集團的整合過程中,長航集團旗下的兩家上市平臺伴隨著航運市場的低迷,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最終1家退市1家暫停上市。長航鳳凰用破產重整的“慘烈”方式保留了上市資格;黯然退市的長航油運最終通過與招商輪船合資處置其VLCC資產。
媒體注意到長航鳳凰此前停牌的價格是2.53元每股,而18日的收盤價是21.2元每股,為什么增發價格僅僅是兩年前的價格?
此前,長航鳳凰回復深交所《關于對長航鳳凰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問詢函》時表示,“由于公司停牌時間較長,期間證券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同時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對恢復交易后的股票價格也存在較大影響,因此,存在本次發行股份的價格可能大幅低于公司股票恢復交易后的價格的風險”。
不過,長航鳳凰保殼找到的買家出價還是比兩年前的股價翻了一番。長航鳳凰此前曾表示,按2.53元每股計算,長航集團擬轉讓的股份市值為4.58億元,但考慮到本次轉讓涉及控股股東的變更,應有一定的溢價率,因此股份的出讓價格應不低于5.53元每股。
在這次長航鳳凰的涅槃之路上,到底背后妙手回春的高人是誰?公開資料顯示,股份轉讓完成后,長航鳳凰控股股東將由長航集團變更為順航海運,實際控制人也從央企集團變更為自然人陳德順。長航集團將不再持有長航鳳凰任何股份。
來自中國水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