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國資委網站發布消息,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航運業兩大巨頭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啟動重組。
業內專家表示,通過一系列的資產交易,重組后的兩大集團將優化航線、網絡、船舶等方面的資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造船的需求。整合之后,中遠、中海在海外網點、航線布局、客戶營銷以及船舶管理方面都將實現共享,一定程度上減少競爭,這將有利于減少新增運力,平衡運力結構。但考慮到競爭對手不斷有大船入市,且各自受到班輪聯盟的牽制,雙方整合后短時間內不可能明顯削減集裝箱船的運力,反而是干散貨船進一步被淘汰的可能性更大。
據悉,未來干散貨業務都將集中在中遠集團,這將降低干散貨船隊統籌管理的難度,其中部分船舶很有可能會進一步被淘汰。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全球拆解的船舶當中,有近八成都是散貨船。
根據英國克拉克松研究公司預測,2015年集裝箱船和干散貨船新增運力均將超出新增運量。在推動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重組之前,中國政府選擇以財政補貼來鼓勵提前報廢老舊船舶。其效果是,去年中國拆船企業拆解量占到了全球總額的30%。
自2013年12月《老舊運輸船舶和單殼油輪提前報廢更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出臺后,國內航運企業積極報廢老舊船舶。以中國遠洋為例,其去年拆解了56艘集裝箱船和干散貨船,合計313.88萬載重噸。
除消耗了一部分過剩運力,該《實施方案》通過一定標準的補貼化解了航運公司緊張的業績危機。去年,中國遠洋獲得政府補貼17.43億元,抵消了經營帶來的虧損;而中海發展去年扭虧為盈實現3.11億元凈利潤,也是因為得到了4.56億元的船舶報廢補助資金。
來自中國船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