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氏日報公布全球100大航運業影響力人物

    2015年12月16日,英國勞氏日報(Lloyds’list)公布全球100大航運業影響力人物榜單。馬士基集團高層排名第一,其中包括馬士基集團首席執行官安仕年(Nils Andersen),馬士基航運首席執行官施索仁(Søren Skou),馬士基碼頭首席執行官費逸凡(Kim Fejfer)。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長Ali al-Naimi排名第二。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董事長許立榮排名第三。


    勞氏日報認為:與其他行業相比,中國航運業還處在冰河時代,然而,它的發展速度要比想象得快。中遠集團與中海集團在相關業務領域的整合,便是最有力的證明。在整合推動過程中,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董事長許立榮功不可沒。

    中遠集團與中海集團在業務方面的整合包括集裝箱運輸、干散貨運輸、港口和租賃領域,“業務混搭”被認為是這次整合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最重要的看點。其間,許立榮做出了諸多努力。

    如今,中國兩大航運集團的整合告一段落,但國有企業的整合能否實現像非國有資產整合那樣的市場效益? 整合的成功與否,需要市場驗證。勞氏日報稱:“我們仍然期待許立榮推動的中遠集團與中海集團的業務整合,將推動中國航運業邁上一個新的高度。”

    而對于馬士基高管團隊,勞氏日報做出了如下評價:航運市場低迷,馬士基集團高層對集團各業務部門的現狀和發展前景,以及對整個市場都做出了客觀評價。市場行情每況愈下,及時發現現存問題,提早洞察市場,實在可貴。

    當今,很少有航運企業愿意承認對市場做出的錯誤判斷,但馬士基集團高層卻對業界坦誠相告。不僅承認對市場前景的過高預期,且主動做出相應調整和預判。這樣的行為,不僅給全球航運市場敲響了警鐘,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家航運企業應有的態度。

    馬士基航運希望借助聯盟,給托運人更好的服務,同時, 為了未來保證運力的增速與全球貨量增速基本持平,擴張船隊規模。2015年,2M正式運營,第二代3E型集裝箱船也開始建造。更難得的是,盡管市場行情暗淡,馬士基航運展示出的財務報告依舊是大多數競爭對手無法比擬的。

    除了在集裝箱運輸領域的成功,馬士基碼頭公司也成為全球第二大碼頭運營商(按總吞吐量計算)。2015年,馬士基碼頭擴大了在地中海地區的影響力,還與青島港簽署合作協議,加深與中國港口企業的合作,并將業務范疇多元化。

    勞氏日報稱:“不論是實力還是財力,不論是市場份額還是發展前景,2015年,馬士基集團都應該是最具影響力的企業。”

    在今年勞氏日報全球100大航運業影響力人物榜單中,入選的華人還包括: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王玉普(排名第20位);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排名第28位);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排名第35位);塞斯潘航運集團首席執行官王友貴(排名第46位);東方海外首席執行官董立均(排名第50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董強(排名第51位);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排名第55位);太平船務集團董事總經理張松聲(排名第81位);揚子江船業集團董事長任元林(排名第84位);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排名第95位);和記黃埔董事總經理霍建寧(排名第96位);新加坡港務集團主席霍兆華(排名第99位)。

    此外, 美國總統奧巴馬此次也榜上有名,位居第11位。勞氏日報給出的當選理由是:支持推動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來自中國航務周刊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开心色播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