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飛集團副主席魯道夫·薩德的亞洲之行引人關注,既與O3盟友加深合作,也可能涉及收購新加坡海皇集團(NOL)的相關事宜。
11月22日,法國達飛集團在其官網證實與新加坡東方海皇集團及其最大股東——淡馬錫控股全資子公司(APL)簽署了有關潛在收購事宜的排他性協議。根據該協議,達飛集團將在新加坡時間2015年12月7日23點59分前(即12月8日前),完成對海皇集團及其下屬公司的盡職調查工作,并對是否收購作出最終決定。目前距協議截止只剩下一周時間。
上月有消息稱,達飛集團副主席魯道夫·薩德近期將飛赴亞洲,引發了無數猜測。11月26日下午,作為亞洲之行的其中一站,薩德先生到訪了中海集團。中海集團許立榮董事長和黃小文副總經理在總部大樓與薩德先生進行了友好的會晤。
達飛輪船、中海集運以及阿拉伯聯合國家輪船(UASC)同屬于O3聯盟,自去年9月10日簽署了“Ocean Three”船舶共享協議后,成員間同意以共同投船、艙位互換、艙位買賣等形式,在東西主干航線上進行合作。本次會晤達飛輪船和中海集運對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和班輪行業發展趨勢交流了看法,并表示要繼續加強溝通,共同為國際航運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而對于目前大家都在關注的達飛輪船收購東方海皇一案,近期有投行DNB Markets的分析師認為,東方海皇在合并后將能改善收益,但它與法國達飛輪船的聯手并不會對整體市場產生影響。該行分析師Nicolay Dyvik、Oyvind Berle及Petter Hauge指出,集裝箱船市場仍然過于分化,即使聯手也無法合力突破任何運力限制。因此,幾位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判斷,法國達飛輪船收購東方海皇,并不會改變目前的市場格局。
近日《貿易風》報道,雖然達飛輪船與東方海皇已進入獨家談判階段,但一直在與達飛競購的馬士基航運仍有機會,馬士基官員也曾強調他們并沒有徹底放棄收購計劃。
來自中國航務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