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國產豪華郵輪的建設進入了倒計時。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下稱中船集團)計劃在2019年交付這艘將在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巨型船舶。
彭博社報道稱,郵輪運營商嘉年華、中船集團以及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投公司)在10月21日簽署了合作協議,將成立規模為26億英鎊(約合254億元人民幣)的合資公司,并推出新的郵輪品牌。
新聞記者此前從中船集團獲悉,今年10月,該集團已與中投公司、美國嘉年華集團、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英國勞氏船級社以及上海市寶山區政府結成了中國郵輪制造產業發展聯盟,共同推進首艘國產豪華郵輪的建設。
豪華郵輪被譽為造船工業“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是目前國內造船企業尚未涉足的高技術船舶產品。
全球郵輪設計、建造及配套的產業鏈主要集中在歐洲,并為意大利芬坎蒂尼、德國邁爾和STX法國三家豪華郵輪建造集團所壟斷,它們合計承接了全球約九成的訂單。
而隨著郵輪旅游在中國逐漸火熱,國內造船企業也看上了這門生意。來自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的統計顯示,2014年中國出入境郵輪旅客172.34萬人次,增長43.36%,而今年布局中國的母港郵輪也因此從去年的8艘增加到12艘。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郵輪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程爵浩告訴新聞記者,未來10到15年,國內每年乘坐郵輪旅游的人數預計將超過1000萬人,屆時需要約70艘郵輪提供服務。而全球大型郵輪目前的年產能為10艘左右,郵輪建造市場的供需不平衡為中國船企介入提供了空間。
中船集團從2013年就謀劃進入郵輪制造領域,并選擇了全球排名第一的郵輪運營商美國嘉年華集團開展郵輪投資合作。
嘉年華旗下擁有10個國際郵輪品牌,在全球范圍內運營著超過100艘豪華郵輪。
2014年10月,中船集團與嘉年華簽署郵輪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并啟動了在華合資成立郵輪船東公司、聯合在中船集團旗下船廠批量投資建造郵輪的談判。
一個月后,中船集團又與全球排名第一的郵輪建造商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牽手,啟動在華合資成立郵輪造船總包公司的談判。1990年代,芬坎蒂尼進入郵輪設計建造領域,已累計交付了70多艘郵輪。
與此同時,中船集團還與英國勞氏船級社、中投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前者將為中船集團提供從郵輪規范、設計到建造的全流程技術培訓服務,而后者則會提供投融資及國際化等方面的支持。
亞洲最大郵輪母港所在地的上海寶山區,也成為中船集團建設首艘國產豪華郵輪的六位合作成員之一。
一位熟悉郵輪市場的國內造船業人士向新聞記者分析稱,豪華郵輪的建設存在相當風險,此前日本三菱重工也曾計劃涉足這一領域,并先后承接了兩艘豪華郵輪的建設訂單,但均以虧損告終。郵輪設計與建設存在脫節是主要原因。
不過,程爵浩認為,中國船企的技術能力不成問題,能否在郵輪建設領域爭得一席之地,取決其目前所選擇的與外方合作這一戰略路徑是否能成功。
來自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