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船舶出口協會統計,2015年1-9月,日本船廠累計接單285艘、1537萬總噸,以總噸計同比增長27%,創下金融危機后同期歷史最高水平。2003-2008年造船高潮時期,日本承接新船訂單量分別為2676萬總噸、1952萬總噸、1398萬總噸、2659萬總噸、2472萬總噸、1943萬總噸。如果日本船廠今年四季度能保持每月150萬總噸的接單量,那么2015全年新船接單預計在1900-2000萬總噸,將達到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年均水平。
干散貨船市場持續低迷,使越來越多的日本散貨船建造企業轉向油船和集裝箱。1-9月,日本新接訂單中散貨船170艘、709萬總噸,油船76艘、547萬總噸,集裝箱船39艘、281萬總噸。以總噸計,散貨船、油船和集裝箱船占比分別為46%、36%和18%。與2014年同期相比,散貨船占比下降20%,而油船、集裝箱船占比均有大幅增長。
與2014年同期相比,日本企業承接的國外船東訂單減少,而本國訂單進一步增加。在285艘新船訂單中,89艘是出口船。以總噸計,72.2%的新船訂單來自日本船東,9.6%來自歐洲或美國船東,4.6%來自希臘船東,1.3%來自香港船東,還有12.3%來自其他地區。在2012年和2013年,日本造船企業的訂單更多來自希臘及其他歐美國家,這一狀況自2014年以來有所改變,2015年日本國內船東下單量進一步增多。
近兩年,日本造船企業接單量呈不斷增長態勢,一方面是由于日元貶值使其接單價格競爭力提升,另一方面也與日本企業針對市場需求持續加強新船型研發、及時調整接單重點密不可分。例如,當前散貨船訂造需求不足,日本船廠在大型油船、超大型集裝箱船、LNG船等接單方面均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其中很多船型都是船廠曾經建造過,但已多年未曾接單建造的產品。
來自中國船舶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