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裝備—自升式鉆井平臺綜合標準化示范項目”今天在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通過專家評審,順利結題驗收。這是我國首個海洋工程裝備綜合標準化示范項目,歷時五年,首次建立了自升式鉆井平臺標準體系,開拓了海工標準化的新局面,實現了我國海洋工程裝備頂層標準體系建設的新突破。
標準化助推海工產品批量化、高效率、高質量建造,產品遠銷挪威、美國、新加坡等地,為我國更多更好的海工產品走出去做出了貢獻。據介紹,一系列綜合標準化研究成果結合自升式鉆井平臺建造設計的實踐,取得了“3高2低”的顯著經濟成效:與首制平臺相比,一次報驗合格率提高11%,設計效率提高26.7%,建造效率提高25.5%;設計和建造成本降低5%;與理論設計相比,平臺自身重量降低205噸。
示范項目在自升式鉆井平臺設計和建造中,形成了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標準化研究成果:在國外先進標準對標上,收集整理了1175項各級標準,對298項國際國外標準開展對標轉化研究,形成68項國內外標準對比分析研究報告;在自主創新轉標上,開展百余項關鍵技術研究,19項關鍵技術研究申報為國家和行業標準,開展建造質量技術研究,形成了自升式鉆井平臺質量標準手冊;在科學系統建標上,建立自升式鉆井平臺標準體系(共1076項標準),按綜合體規劃企業標準發布319項,國家、行業標準發布28項,申報40項,其中14項獲批編制中;在國際標準化工作方面,參與編制形成1項ISO國際標準,參加10余項國際標準制修訂研討,積極參與ISO/TC8年會及相關活動,擴大我國在相關國際標準領域的影響力。
來自人民網